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,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
(张弛 2016年3月30日)
各位员工,大家晚上好!
今天是学校食堂每个月例行的全体员工总结和培训会。利用这个时间,讲两个方面的内容。
一、通报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6年春季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情况。
根据川食药监办〔2016〕31号《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16年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》的要求,从昨天开始,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德阳市直属学校和罗江县、什邡市的学校食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。尽管检查组到现在为止没有到我们学校,但是我们还是要按照要求,做好相关准备工作。
一是要通过这次专项检查行动为契机,全面贯彻《四川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》。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,规范加工制作行为,杜绝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,提高食品安全水平。实现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,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,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目标。
二是要落实工作要求。
(一)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。根据《2016年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自查表》的要求,总务处和食堂管理负责人要积极开展自查活动,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:
1.原料采购索证及验收情况。对所有原料采购供货单位的资质情况进行审核,供货单位资质失效的,要及时调整更新;有变化的,要及时将新的供货方许可证等基本信息登记备案,确保索证索票工作落实到位。
2.食品贮存及使用情况。检查库房内食品原(辅)料的生产日期、有效期等情况,有无过期的食品原(辅)料、添加剂等;查看食用油、乳制品等标识标签是否规范,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,有无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非食用物质等情况。
3.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培训。要针对新学期开学后出现食堂从业人员变动的情况,在继续严抓落实持健康证上岗、落实晨检制度的基础上,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,严格按规范操作,严禁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从业人员带病上岗。
4.设施设备运转情况。学校食堂冷藏、清洗、消毒等设施设备应由责任人员对其进行检查确认,并做好相关的清洁工作,保证正常运转。
5.加强对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教育。总务处、食堂要主动联系德育处、安全办,利用升旗仪式后国旗下讲话,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教育,强化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,劝导学生不购买无证摊贩提供的食品。
(二)加强监督检查,督促落实整改措施。
总务处要对食堂、小卖部等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。重点检查餐饮服务提供者资质证明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、食品安全专(兼)职管理员配备情况、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、环境卫生、设施设备、原料采购、食品储存、加工制作、食品添加剂使用、餐用具清洗消毒、“三防”设施、留样及餐厨废弃物管理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。对检查中不符合要求的问题要进行追踪复查,确保监管到位。
二、强调春季饮食卫生安全注意事项
春季以后天气回暖,气温逐渐上升,细菌大量繁殖,食品容易腐败变质,季节性食品也将大量上市。在这个季节里,尤其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,落实食品安全措施,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。
(一)对于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,要尽量少吃或不吃。如:土豆、韭菜、豆角、海鲜等。豆角应彻底煮熟了吃,而不宜贪图脆嫩炒食。因为没煮熟的豆角含有有毒成分皂素和红细胞凝集素,具有凝血作用。中毒原因是未煮透,含毒成分未彻底破坏。临床表现:潜伏期一般为2-4小时,有恶心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头晕、头痛、少数胸闷、心慌、出冷汗、四肢麻木、畏寒等。发芽的土豆也不能食用。因为土豆发芽会产生一种叫龙葵素(又称茄碱)的毒素。质量好的土豆每100克中只含龙葵素10毫克,而变青、发芽、腐烂的土豆中龙葵素可增加50倍或更多。如果一次吃进200毫克龙葵素(约吃半两已变青、发芽的土豆)经过15分钟至3小时就可发病。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口腔及咽喉部瘙痒,上腹部疼痛,并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
(二)菜要先洗后切,一般不要切得太细碎,容易破坏菜的营养。菜切好后,不要久放,也不要在水中浸泡过久,否则会失去一部分维生素和无机盐。为保持菜的营养物质,最好生菜随切随炒。炒菜时,要等锅里的油温超过一百度(见气泡消失)时,再倒菜入锅。这时倒菜入锅即有有效地杀死细菌,又能很快把菜炒热。同时,还可去掉油和菜的生味,较多地保菜中的丙种维生素。
(三)烧菜盖上锅盖,蔬菜最好现炒现吃。开锅烧菜,会破坏丙种维生素的50%,甲种维生素的10--30%,如果盖上锅盖,隔绝空气,减少氧化作用,那么维生素的损失会大大减少。烧菜时如能加一点醋,可起保护丙种维生素的作用。
(四)尽量清淡饮食,食盐食用过多定会影响智力。每个人1天所需食盐的摄取量仅为0.5~1克之间,食盐过量可能会间接导致记忆力的衰退,并逐步影响到个人智力。当人体盐超过一定程度后,脑部会逐渐受到轻微损伤,长此以往,则会影响到一些脑部功能,而受影响的脑部功能中很有可能包括智力。还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,如高血压等。
(五)尽量少食或者不食油炸食品。将油反复高温加热使用,使油脂炸焦变黑,增加了致癌物和有害物质的含量,导致肥胖,营养素严重破坏,铝含量严重超标,油炸食物脂肪含量多,不易消化,常吃油炸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,以及饱食后出现胸口饱胀、甚至恶心、呕吐,腹泻,食欲不振等。常吃油炸食品的人,由于缺乏维生素和水分,容易上火、便秘。
(六)春季是感冒等疾病的高发季节,要想提高免疫力,抵抗病毒的侵袭,应常喝热饮。首先,喝热饮具有养护人体胃气的作用。 其次,常喝热饮还可以增加人体抗病毒的能力。这是因为,喝热饮时其蒸气会随着大量空气一起吸入,暖和并滋润上呼吸道,促进血液循环,增加白细胞对细菌、病毒的吞噬能力,防止细菌、病毒的入侵。同时,热饮进入人体后,能起到温暖人体器官的作用,会使全身感觉放松和舒适。
(七)不食用“三无食品”。三无食品是指:无生产厂家、生产日期,无保质期。 三无食品容易腐败变质、霉变、生虫、混有异物等,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,渍脂类食品有嚎味,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。
(八)一旦发生食物中毒,最好马上到医院就诊,不要自行乱服药,若无法尽快就医的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。
1.催吐: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至2小时内,可采取催吐的方法,取食盐20克,加开水200毫升,冷却后一次喝下;如不吐,可多喝几次,以促进呕吐。 也可用筷子、手指等刺激咽喉,引发呕吐。
2.导泻:如果病人吃下食物的时间超过两小时,且精神尚好,则可服用些泻药,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。
3.解毒: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、虾、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,可取食醋100毫升,加水200毫升,稀释后一次服下。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,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。